本文地址:http://69.o068.com/content/14/0604/22/16834958_383714529.shtml 由青海向北进军六昼夜,追击敌军,而未得见,可见洪武五年末,甘肃几为一个无人把守的军事真空地带。 最后,洪武五年明朝确实弃地宁夏的事件,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着俞本的记载。宣德年间,庆靖王朱?撰《宁夏志》,载“国朝初,立宁夏府。洪武五年,诏弃其地,徙其民于陕西。”直倒洪武九年,“命长兴侯耿炳文弟耿忠为指挥,立宁夏卫,隶陕西都司,徙五方之人实之。后增宁夏前卫、宁夏左屯、右屯、中屯为五卫;寻并中屯于左、右二卫,为四卫。”宁夏才开始逐渐经营。可见,冯胜确实在洪武五年放弃过甘肃等地,不过是在朱元璋授意之下,还是径自放弃,可以进一步探讨。目前来看,应是朱元璋授意。因为冯胜在弃地之后,并未受到惩罚。俞本记载此事时,可能出于对冯胜的厌恶,将此过失全部归罪于冯胜,并将洪武二十年冯胜辽东受罚之事移嫁于此事之上,以证冯胜之罪。 “回鹘”名称的考证与洪武初年甘肃的地缘政治 冯胜弃地甘肃的原因是什么呢?《纪事录》给出了十分明确的答案--“惧回鹘之兵”。“回鹘”,原称“回纥”,是隋唐时期活跃于西域的一支游牧民族。唐开成五年(840年),回鹘可汗被杀,回鹘也分成四支外迁。1283年,随着高昌城毁于战火,高昌回鹘政权的灭亡,“回鹘”作为一个民族、政权,已经在历史上消失了。但“回鹘”一词并未随之从历史中消失,不仅“回鹘文”仍在广大西域地区流行,而且惯常用典的元代汉族文人也仍然经常用“回鹘”指代畏兀儿与西域,以及用此称元朝境内的西域人,与“回回”一词经常混用。俞本这里的“回鹘”所指代的是哪个政权或民族呢?《纪事录》共记载“回鹘”4次,除了此处外,其他3处为: (洪武元年八月)初三日,(徐)达、薛右丞(显)、参政傅友德领凤翔等五卫步军三万出虎北口追元君。初八日,至兴路,不获。元君行东路,友德军行西路,两路互差,但遇回鹘车辆人口,尽拘而回,获牛羊马匹十万。 (洪武元年十月),(徐达)至通州,内有回鹘欲作乱,事泄,戮五千余人,妻女俱配军士。 (洪武二十二年)甘肃、巴西、回鹘遣使赉表及金珠、玩(马戎)马、紫驼、结金珠、璎珞进贡。 可见,俞本用“回鹘”,是取的元、明之际最广泛的涵义。冯胜所惧为西域的哪个政权与民族,从这里无法看出。但通过对西域地缘格局的揭示,可以找出这里“回鹘”所对应的政权。 |
|
澳门金沙集团网站 | kcd9.com | ag官网投注 | 足球网游 | og东方馆游戏登入 |
766sun.com | 大西洋娱乐ag棋牌 | 凯时棋牌网站 | msc61.com | 281tyc.com |
顶级娱乐EB棋牌 | 博世界棋牌优惠 | 大奖棋牌导航 | 777msc.com | am68.com |
太阳城申博game登入 | 威廉希尔公司棋牌优惠 | 顶尖国际娱乐直营网 | 九五至尊开元棋牌 | 博彩娱乐城BBIN电子 |